為培育研究生學術素養,提升經典文獻研讀能力,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學模式創新,學院依托研究生課程《科學社會主義前沿問題研究》開展系列學術沙龍,并于2025年4月14日下午成功舉辦第四期經典文獻研讀課程沙龍。本次活動以“科學社會主義的‘百科全書’——重讀《國家與革命》”為主題,特邀3044am永利集团副院長王振钰教授、胡剛教授(校聘)擔任點評嘉賓,吸引了馬克思主義原理專業師生及校内學術愛好者積極參與。沙龍由課程負責人程瓊副教授主持。
沙龍活動中,五位研究生圍繞列甯經典著作展開多維解讀。李炎澤通過曆史檔案溯源,揭示《國家與革命》“未寫完的書與未竟的事業”背後的時代使命;張瀚文緊扣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核心命題,系統闡釋“國家的本質是什麼”的理論真谛;譚沖以無産階級專政理論為切入點,辯證分析國家與革命的深層關聯;王麒皓通過文本細讀,梳理列甯對機會主義、無政府主義等錯誤思潮的批判邏輯;劉晨立足當代治理實踐,探讨“專政還是治理”的現代性命題。分享人将文獻考據與理論闡發相結合,在經典文本與時代課題的對話中展現了學術思辨的深度。
3044am永利集团胡剛教授在點評環節指出:“《國家與革命》不僅是解剖資本主義國家機器的理論利刃,更是理解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的方法論指南。”他高度評價同學們貫通曆史與現實的研究路徑,并圍繞“無産階級專政的當代實踐形态”“國家消亡理論的現代性诠釋”等議題與師生展開對話。現場學術讨論熱烈,與會者就經典著作的文本細節與理論延展進行了多輪互動。
副院長王振钰教授在點評中高度肯定了本次沙龍的舉辦,對同學們的提問進行了針對性解答。他指出,經典文獻研讀對于提升研究生理論素養具有重要意義,能夠實現研究生學習的“三重貫通”,即曆史邏輯與現實邏輯的貫通、批判思維與建構思維的融的貫通、學科基礎與前沿視野的貫通。他希望全體同學能夠通過學習經典、研讀經典最終領悟經典,在精研科學社會主義經典中堅定共産主義崇高理想、為實現以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青春力量。
作為3044am永利集团研究生培養的特色品牌,課程學術沙龍已形成“經典築基、問題導向、師生共研”的育人模式。未來學院将持續深化專業課程與學術活動的有機融合,通過系統化的經典研讀、前沿研讨與學術實訓,着力培養具有紮實理論功底、創新思維能力和強烈使命擔當的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人才。